5月19日,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原民辉在媒体沟通会上公布,首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China Space Economic Forum,简称CSEF)将于6月1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开启太空经济新时代。
<plantinghei sc',="" 'open="" sans',=""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 'wenquanyi="" micro="" hei',="" simsun,="" arial,="" sans-serif;color:#404040;font-size:16px;vertical-align:baseline;"="">
原民辉表示,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号召,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中国太空经济论坛将成为全球太空经济领域学术交流、展览展示、产业孵化、跨界融合的权威、大型、品牌商业活动。论坛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和泰伯智库联合主办。
中国太空经济论坛的宗旨包括:以全球的视野,讨论和研究太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为国内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以丰富的经验,为国内外航天产业上下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民营企业搭建产品、技术和服务对接平台;以商业的机制,为国内外产业园、券商、银行、投融资机构和跨界领域等招商引资、业务拓展提供实施载体;以开放的胸怀,为国内外对太空经济感兴趣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提供交流舞台。
总参通信部原副部长杨千里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基于遥感和导航技术的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直播电视产业也进入了亿万家庭,更多航天技术正在转移转化,为民所用。太空经济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更希望太空经济能引领世界经济。
出席媒体沟通会的重要嘉宾还包括泰伯创始人兼CEO刘玉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等。
众所周知,太空探索代表着人类科技的最高水平。太空探索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的太空经济。太空经济的定义为:与太空探索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括产品、技术和服务,以及它们的衍生产品和增值服务,即所有航天活动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衍生经济效益和未来潜在经济效益的总和。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太空经济的本质是人类航天科技水平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有效对接和模式创新。近年来,全球航天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并呈现稳定、持续增长态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曾以预言网络信息经济是“第三次浪潮”而闻名世界的未来学家托夫勒,预测人类发展的“第四次浪潮”将是太空经济。纵观当今世界,太空经济正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商业模式和跨界融合应用正在吸引愈来愈多的投资,反过来推动太空经济向前发展。
在各界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太空经济迎来了快速的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卫星研制与发射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十一五”期间发射48次,“十二五”86次。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专项、北斗导航等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已完全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全面建成,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顺利推进,高分二号卫星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分辨率进入亚米级时代。
2011至2015年,中国航天不仅在质量和技术上高歌猛进,在卫星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减灾救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资源系列卫星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管理和城市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投资机构进入太空经济领域,成为中国太空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
在2016年3月举行的两会期间,两位院士也在大声呼吁,要“迎接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表示,中国应该做好太空经济的顶层设计。太空经济并非发射几颗卫星就完了,而是通过卫星上天、地面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提出,要把航天的空间设施同各行各业的应用结合起来,以使其产生真正的科研与经济联动效益。
首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将成为在中国举办的首个国际化太空经济盛会。届时,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航天技术及应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民营企业,产业园和知名投融资机构,以及跨界跨领域专家学者将共聚一堂,探讨中国太空经济的未来。
首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CSEF)将与2016第五届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GDC)同期举行。